点燃月亮山美丽壮族村庄“新引擎”
——我校部分党总支到八村中心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
11月17日至19日,八鸽岩校区党总支书记赵勇、商业与贸易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杰、组织部副部长王红明一行到从江县秀塘乡八村中心村调研巩固脱贫成果工作、开展结对帮扶助力乡振兴工作。调研组一行认为,要把学校党委安排部署的“五联创建”工作抓细抓深入,推动双方组织联建、党员联育、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始终坚持“四个不摘”,全力做好后续帮扶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调研组一行挨爬山涉水,走村串寨,与壮族老乡拉家常,交换想法、交流感情,详细了解每户家庭人口、就业就学、生产生活、收入消费等情况。
在八村中心村打秀村大寨三组蒙相小家里,当得蒙相小因在外务工摔伤后仍然坐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其妻子也不能外出务工,只能在家照顾丈夫,1个孩子大学没有毕业还在实习,调研组一行叮嘱驻村第一书记吴世俊、驻村干部杨博昊要重点监测好这户贫困户,帮助寻找一项技术、劳力要求都不太高的特色产业,让其妻子在家就能够参与,确保这户家庭持续增收不返贫,并鼓励其孩子好好在外实习,学到真本领,尽早接过勤劳致富孝敬父母的重担。
在欧志敏家里,调研组一行与70多岁的在家老人交心谈心,走进厨房、打开冰箱,走进堂屋、走进卧室,查看吃穿等保障情况,了解子女外出务工收入情况。
在打秀村委会,调研组一行与村干部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建议要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村“两委”、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要定期排查走访,加强对脱贫户的动态监测,重点监测残疾户、独居户、边缘户、因病失去强劳动力户等,认真做好当前开展的脱贫后的评估工作,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确保不致贫返贫。
要积极引导群众就地抓好农业生产,坚持种养结合、劳务增收、产业创收,确保收入可持续、能增长。要积极探索适合月亮山腹地交通偏远、在家强劳动力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的竹荪等高附加值种植业,村干部可以先动起来、做出榜样、获得收益,以实际行动示范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驻村干部也要全程参与,做出示范,学好技术,指导农户逐步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推动群众找到一条持久增收的致富路子。
要大力推行移风易俗,依托村民自治,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建立党员先锋岗、公益岗等,把“五个带头”活动抓好抓出成效,教育引导群众更新观念、摒弃陋习,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把这个有如“瑞士”小镇的村子打造得更加美丽、更富活力、更具魅力。